
2025年9月8日,江华潇贺古道博物馆李行福馆长传来一张“江华古八景”之浪石清流碑刻照一张,喜出望外,真不可多得,失不再生。

触景生情,我即从我的相册中去寻找浪石清流景点的存迹。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算找到了在2011年5月17日在浪石寺拍下的若干照,顿觉珍贵至极。将碑刻照向在广州的小儿问询,并向不久前由江华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调至永州任职的万汝青先生请教,较准确地点校其文字,其乐无穷。
我曾作楹联一幅颂“江华八景”,上联是“阳华胜览秦岩暖容奇兽古”,下联为“梧岭南屏寒亭浪石洄溪幽”,横批是“六合同春”。不知对否,但自认为表意已达。
为颂江华名胜古迹,现对李行福馆长送发的蒋秉忠碑刻,以及我手头上其中一块碑刻文字初识并附若干图照,记录其点滴,以为共赏,并求教于方家和知情者。

文奇字美的华陂蒋秉忠题浪石清流碑刻,全文如下:
浪石清流,三华胜境,千顷环绕乎梵宇,一水萦洄于莲台。地接邑南,衢通粤西,熙来攘往,羡冠盖兮如云;毂击肩摩,乐讴歌兮载道。即庆乎袈裟片地之存,何惜乎硫璃宝石之装。先之邑内诸公不惮艰辛已成途半,今特延邀同人稍效 劳瘁复续璧全,庶几,荡平正直,得免蹶越之忧;雨雪风尘,无虞驰驱之苦。然大厦非一木之支而全,裘岂片腋可补,鸠工延匠,动费多金,输财乐成,爰祈众举,之所以继创始者之有志未逮,亦将以庆循迹者之获福天疆矣。 (华陂 蒋秉忠谨识)
碑文中的“三华”就是古时三华山,即今西边大岭,又称凤岭。“莲台”就是指的浪石寺。浪石寺始建于唐朝宝应年间,到北宋时,才迎奉北宋趺化的蒋永雄大士进寺供奉。华陂,古村名,又称华盖,今俗称花街。史志中记载,蒋永雄趺化地是姹岩,又名莲花岩、宝仙岩,之后邑人又俗称为佛爷岩,景胜迹奇,让人流连忘返。

唯一重修浪石寺碑刻照,由于历尽岁月沧桑,碑刻文字多处斑驳,难以辩识。可读懂的文字有:
“重建浪石寺 吾华之南,去邑三里许。寺曰浪石,建古刹也,迨宋崇宁癸未,有……大士俗姓蒋名永雄,邑之华陂人……以穿珠经诀俾密诵勤行。大土……甲寅至此年三十岁也。里人迎……㨗如影响,二月十六日乃其离…… 乾隆五十有年岁在庚戌孟夏月吉旦立。”
岁月流逝,文字斑驳,可惜了。
据史料记载,浪石寺,在康熙三十二年,永州府同知史在旷曾署县事,也重修过一次。清江华邑令郑鼎勋有《浪石清流诗》一首传世:派清流好印心,当年飞锡结禅林。白云飘渺风光淡,石浪涟漪岸影沉。会意何须濠濮远,忘机即是祗园深。名区幸得同遊赏,消受青松满院阴。
往事越千年,难忘前辈心。古事为今用,承前启后。

作者:韩开琪
一审:莫翠香 二审:陈冰 三审: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