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华瑶族自治县依托红色资源,精心建设红色基地,擦亮红色教育品牌,着力打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红色矩阵”。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教育在永州(江华篇)”学习活动,“红色火种”正以燎原之势在瑶乡大地越烧越旺,全县党员干部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事业的热情竞相迸发。

图:江华故里党性教育基地
01
示范点建设标配化
全县红色教育实现“基地+课堂+微视频”三件套,推动建立“一个核心,多点支撑”的现场教学示范点建设,即以江华故里为核心,以陈为人事迹陈列室、李启汉故居、牯子江战役旧址、永州市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中共江华县支部旧址、茅栗井抗日纪念地、唐汉民烈士墓、革命烈士公园等红色资源为支撑,着力打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红色矩阵”。开发了《从李启汉、陈为人的革命事迹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李启汉的工运精神》《瑶山里走出大法官》和江华法治思想研究专题等课程,不断拓展和丰富红色课堂内容。拍摄制作了讲述江华同志“一腔热血为革命,初心向阳终不改”的《初心·向阳》微党课、记录两位瑶族老党员临终前不忘交纳最后一次党费的《精神丰碑》微电影,以及《三代人的初心守望》等优秀红色视频作品,发扬江华本地人衷心向党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在干事创业中展现担当作为。

图:《初心·向阳》微党课
02
红色教育本土化
充分注重红色党性教育现实性,增强红色党性教育针对性、实践性,不断推动全县红色教育实现提质增效。组织编写了“守正·致远”红色教育课程,开发了《江华故事》《红色经典读本》等校本教材,自编自演《红岩》课本剧,以新形式提升红色教育吸引力。组织广大师生拍摄《我爱你中国》快闪视频、召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会,以新载体提升红色教育实效性。组织开展《瑶族传统美育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学校德育研究》等课题研究,进一步挖掘瑶族人民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以新内涵提升红色教育延续性。


图:校本教材《传承红色文化读本》《江华故事绘本》
03
引领发展示范化
坚持“学用结合,活学活用”,把红色基因融入到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助力发展添活力。一方面,将全县各个红色教学点串珠成链,规划设计红色教育精品路线,不断丰富和挖掘“红色之旅”文化内涵,把江华打造成为集红色教育培训、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红色旅游高地。另一方面,坚持红色文化与绿色经济相结合,利用红色文化引领产业发展,将白芒营镇红山万亩水果基地、大路铺镇琅下村“瑶山雪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等全面打造为知名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产业发展现场教学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农村工作中运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积极为群众谋农业致富之路。

图: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产业发展现场教学点——白芒营镇红山万亩水果基地
供稿:江华县委组织部 赵明、颜慧燕、陈红艳、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