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瑶都,古邑冯乘,山川秀丽,令人神往,沱水、冯河交汇于县城沱江豸山脚下,合二为一成为潇水,滚滚清流一路北去,河水中的礁石巍然而立,经受着千百年的波涛浪花。
古今往来,砥柱中流,随潮起潮落而不畏,时隐时现而不动根基,气象迷人。在由叶蔚林小说改编的电影《没有航标的河流》中,男主角盘老五有语:“解放后,这条河道经过整治,许多礁石都炸掉了。再说有我盘老五在,大家一百个放心。”此礁石,就是影片中盘老王说的疏浚河道后残留的礁石,堪称豸山脚下潇水河中的中流砥柱。

江华豸山峭壁下的潇水中的礁石,清一色的石灰岩结构,如豸山雄踞一样,顶天屹立水中,亘古有之,留存至今。因有随河水涨落沉浮之象,邑人俗称之为浮石,踞河中而立,势如砥柱。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句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砥柱者,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于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砥柱名声久远,今誉称意志坚强,不屈不挠的奋斗者为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如砥柱。一九七六年元旦朱总司令曾作《喜读主席词二首》中有:“无产者必胜,领袖砥柱坚。几度危难急,赖之转为安”之句。

为探礁石之奇,我与好友贾跃平结伴,步行于豸山寺前,远眺礁石如神龟,浮于在水面,悠然自得。转豸山,登沱江风雨桥,倚右侧栏杆往江面观望,见水中礁石犹如獬豸拥月宫,其中似可见桂树、玉兔、嫦娥入画来,神似之极。
其后又抽闲下东阳渡,沿潇水河边游览,但见河岸山水似仙境,十分迷人。为寻幽揽胜,我们烦请村中古稀老人刘军华和重外甥女毛林敏的家叔朱光富老人执桨,泛舟逆流而上,陪我们一直到潇水沱江礁石旁,近距离一览礁石风采。
登上礁石,可见炸石留下的裂缝旧痕,上有水草,横直约一丈五。此时是落水期,用竹篙试水深,礁石的南、西、北面,水深为一篙子到底,其东面一篙子下去落不到底,深得很。整个礁石上窄下宽,稳如金刚,如在上设一桌宴席,面积绰绰有余,只是顶面不平罢了。 放低视线视礁石,又如作家陈茂智在其小说《红薯大地》中描绘的巨型红薯模样。红薯是个宝,当得半年粮,养得人生饿得人死。

细数江华名人,如江中礁石中流砥柱者,有晚清抗法英雄王德榜和他的一众兄弟,有革命先烈李启汉、陈为人和王涛、韦汉等无数英烈,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江华,等等。由往至今,江华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各领风骚。这正是——江华胜景启人文,两河三岸扬美名;放眼无边潇水去,留得礁石听涛声。
作者:韩开琪
来源:瑶族文学
一审:莫翠香 二审:陈冰 三审:郭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