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瑶族自治县档案馆凭借着丰富的馆藏资源,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其中一些事例非常耐人寻味。
西佛桥考古。西佛桥又称拱桥、七拱桥,位于江华县城南沱水之上,为江华名胜古迹中小八景之一,名为西佛拱秀,从古至今一直为邑人驻足观赏休闲胜地。改革开放以来,曾有人撰文说西佛桥是和尚僧人建造的,但对此邑人置疑。为弄清历史的来龙去脉,曾任档案局长的李俊湘对此事很重视,确定一位档案局副局长专门对此事进行考证。通过查阅档案,走访父老乡亲,实地上桥考察,竟意外地发现尘封的拱桥石刻碑记。仔细辨认,石刻碑记上载得明白:“西佛桥邑侯车公莼村倡建石桥普资利济公豫章人也特此名西佛以志公德,大清光绪二十三年仲秋日建,二十四年孟冬日成。”同时还另外发现颂词石刻一方“邑侯车公德政惠迈乘舆阁邑绅耆士仝颂”。据此连同车公传闻的奇闻趣事,他撰写了《城南旧事——“蠢牛”知县车莼村》一文,以正其实。
吕祖阁考史。1985年《江华瑶族自治县概况》一书中载:“……洞前建有寺庙一座,名曰‘豸山寺’,寺内有数十尊大小菩萨,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寺旁建成有‘望江楼’,滔滔江水从楼下流过。”书中指的“望江楼”,而老百姓称之吕祖阁。档案馆查阅有关历史档案资料,其中据清同治丙午年间《江华县志》的记载得知,望江楼历史上无,而吕祖阁有之。同时豸也不是像有些人形容的那样。根据历史史实记载,1994年出版的存史之册《江华瑶族自治县志》已无望江楼记载而吕祖阁存焉,释豸山的豸仍为独角兽。还原历史的真实。1996年县档案馆又根据档案史料编撰了《江华豸山》一文,载于《永州日报》1996年总 1179期上,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洪灾因考证。2002年 8月间,江华瑶族自治县遭受自199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水灾害,江华人民众志成城,奋起抗洪救灾,但是也有人认为发生洪水是吃了涔天河水库的亏,说如果水库不修,水涨得不会这么大。为正视听,县档案馆于是根据档案史料编写了《江华历史上洪灾小考》一文,分别在《江华周报》2002年总 425期和《涔天河简报》2002年第 10期上发表,以史料证实在未修涔天河水库之前,一些洪水比现在的洪水要大。《涔天河简报》在编者按中说:“……江华县档案局两位档案技术干部听到上述言论后,出于职业责任,鉴古知今,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通过历史事实论证并非修建水库后才出现如此大的洪水,我们在感慨档案部门两位同志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同时,特全文刊登他们撰写的《江华历史上洪灾小考》文以正视听。”
滴水成河,积腋成裘,“开发档案资源,服务经济建设”必将给江华带来美好的明天。
作者:韩开琪 庞江宏
一审:莫翠香 二审:陈冰 三审: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