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瑶族自治县,古邑冯乘。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众多,豸山为其中之一。豸山,位于县治老城区东一里许,因山似豸得名,一名虾蟆山,邑人赞称宝塔山。
豸山,其名美。考其古籍,豸,獬豸也,一角之羊,圣兽,传说其毛青,四足,性忠直,见人斗触不直,闻人论咋不正,又名任法兽,现北京故宫金銮殿上仍能见到它的踪迹。据清《永州府志》名胜江华中载:“县东一里有豸山,西向矗然而高,通体玲珑,前临沱水,一名虾蟆山。岩壁中嵌小庵,又折而上,有岑楼,可望苍梧、九疑山巅,古松百佘株,苍蔚蟠郁极奇峭之致。”纵观名胜古迹,多因得明人赏识而彰,如不遇时遇人,虽美弗彰,如琛也,豸山如是也。秀山,明以前不甚著,万历中得邑教谕滕元庆慧眼识珠,始有题赞:“岿然崖壁立,一窍向中开。倾洞破天巧,萧凉出世才。闲云拳野鹤,曲径篆苍苔。夜静无关锁,千峰伴月来。”现题咏碑刻豸山寺右石壁上有存,落名为慰寰,是滕元庆的号。随之清郡守萨迎阿、理瑶郡丞李邦雙、邑令林调鹤等有诗、记,清邑明经蒋志高也有诗赞曰:“天造奇峰境最幽,晴光倒影漾江流。山形好似龙回首,石势真堪象作俦。才过小桥通仄径,忽开窟罅嵌层楼。两河到此岩横锁。胜景悠悠万古留。”近代未入志的豸山诗、记,应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早期工人运动领袖李启汉烈士儿时在家乡江华县立高等小学求学时游豸山作的《豸山记》著名,虽文字不足二百,但文采飞扬,笔墨清秀。现抄录如下以共享: “豸山距江城里许,崛然屹立江边,形势壮丽,如獬豸之伏,因以名焉。石壁嶙峋,山峰耸直,下有寺,为豸山寺是也。其旁有阁,为吕祖阁是也。山巅有塔,高耸凌云,后有岳庙在焉。人烟杂处,车渡频仍。此山扼上游之淑气,启下游之奔波也。山势巍然,幽折可登,至于绝顶,游目可望数里之遥,见山林重叠,风帆上下,波浪趋奔,风景胜概,昕夕百变,皆为兹山所有。”此墨宝手迹现珍藏于江华瑶族自治县档案馆,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
游豸山,宜先游豸山寺,不需爬山而先睹为快;豸山寺位于豸山悬崖峭壁之上,踞于幽深的豸山岩洞之中,上聚碧波荡漾的冯河、沱水,下连天水二色的潇湘洞庭,古联赞曰:“一县名区推为仙境,两河活水洗尽俗缘。”溯其源,豸山寺在明万历新建时不称豸山寺而称观音阁、玄帝宫,为供奉佛教、道教神的阁宫,现豸山岩内右石壁上还存留着万历四年岁次丙子黄焯撰书的《新建观音阁、玄帝宫记》摩崖石刻,多数字迹可辨,屈指算来已四百多年了。如稍留意观察,不难发现寺内外的摩崖石刻、碑刻古迹不下二十处,其文笔、其书法、其雕技均著,其中尤著者当数清光绪三年《重修豸山古寺碑记》碑刻令游观者驻足。寺右旁从左至右历史上还先后建有文昌阁、三官阁、吕祖阁,也曾香火旺盛。豸山古寺,数百年来,历尽沧桑还在,古色古香仍存,特别是 1984年以来,江华瑶族自治县在保持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多次对豸山古寺进行维修,现经维修的豸山古寺已焕然一新,豸山岩内有五进三层的观音阁,豸山岩右有文昌阁和三层的吕祖阁。有幸登临,别开生面、凭栏远望,一览无余。至寺外六角亭小憩,抬头仰望珠山,峭壁楼阁,恍如画图。其峭壁岩浆斑斑点点,浸漫凝固成相,似佛似仙,令人赞叹和遐想。
到豸山游览,上豸山观凌云塔是不可不去的。欲登临,得先爬四百级大理石阶路,石阶犹如一条长龙左盘右旋直达山顶,与凌云塔相接。由于坡陡路弯,就是年轻人爬上山顶,也要出一些毛毛汗。好在一路树木成荫,藤蔓曼舞,蕨苔绣地,鸟语花香,清气袭人,可行可停,让人心醉,倒不觉累。到于塔前,豁然开朗,凉风扑面,让人为之一爽,抬头仰望,七级宝塔直入云端,八面玲珑,塔身东南向嵌有《凌云塔记》石碑和 “凌云”二字,巍峨壮现。放眼四望,山光水色和新旧城廊尽收眼底,只见山下车行如蝗,人行如蚁。顿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豸山凌云塔于清光绪四年由时任福建按察使抗法名将王德榜惜功之未竟,捐款独修之。塔之制,面阳而背阴,虚中而锐上,为级七,为方八,为门四,广六丈四尺,高七丈,其势不凡,功德无量。
作者:韩开琪
一审:莫翠香 二审:陈冰 三审: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