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宝镜何家大院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宝境村,毗邻笔架山而建,距大圩镇政府1.5公里,湘桂公路(086县道)从村前穿过。
宝镜村古建筑群(宝镜何家大院)规模庞大,占地面积约54000平方米,现存房屋180栋,门楼7个、巷道36条,总建筑面积约11500平方米,从南往北分布有走马吊楼、新屋、老堂屋、下新屋、大新屋、明远楼、围姊地、何氏宗祠等八个相对独立的建筑单元或院落,各个院落间有巷道相连,巷道道口及房屋的主要通道都设门,门槛及顶部条石凿有方眼,设木栓,利于锁管,具有良好的防盗、防匪功能,其外围又有围墙相护,仅以西侧的八字门楼和北门楼作为建筑群的主出入口,使各个院落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有机整体。
八字门楼:位于宝镜村古建筑群西南,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是建筑群的主门。门楼坐东朝西,四向以围墙为边界,建筑面积17平方米。砖木结构,二层楼阁式建筑,设瞭望窗和射击孔,两侧砌八字墙,墙基有青石勒脚,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小青瓦,门前有石阶、月台。
二进门楼:位于新屋和下新屋之间,将其与老堂屋分隔开来。门楼始建于清,坐东朝西,四向以围墙为边界,建筑面积17平方米。砖木结构,二层楼阁式建筑,两侧砌有八字墙,门上设瞭望窗和射击孔。
新屋: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历时九年建成,坐东朝西,由主院和左、右两个附院以及前坪、后院组成,四向以围墙为边界,建筑面积3438平方米。新屋为穿斗式梁架,外墙用麻石勒脚,院落前坪有照墙,正面有三间式门屋与之相对,门屋明间设木屏门,内坪用大石板墁地。院内建筑外墙面上有造型优美的阁楼式飞檐门罩,挑木下的鳌鱼型雀替。中轴主院为三进院,每进均为三间两厢形式,是宝镜村古建筑群规模最大的堂屋建筑群,故当地流传有“三堂九井十八厅,走马吊楼月晒西”的说法。主院天井池中置放银锭型的汀石踏跺,造型奇特而实用:男子步履大者踏横放的石锭;妇女、孩子步履较小,可走竖放的石锭,各得其所。南侧续接内院绣楼,原为女眷孩子使用,院屋联七间,二层,上带木质走马廊,明间装五抹头六格扇门,装修精美。
走马吊楼:又名长工楼,与新屋同期而建,位于宝镜村古建筑群的前外围,东邻新屋,北接八字门楼,起到看家护院的作用,为二层砖木结构建筑,直棂窗形式,下层是畜栏马厩,上层系长工居住之用,西、北有连廊,总长55米,通高11.5米,四向以围墙为边界,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该楼是湖南地区目前发现的体量最大的杂屋类建筑,其在使用功能上吸收了瑶族吊脚楼建筑的设计理念,整体坚固而实用。
老堂屋:位于新屋东北,始建于清顺治年间,为宝镜村最早营建的堂屋建筑,坐东朝西,四向以围墙为边界,建筑面积1277平方米。老堂屋选址考究,主院中轴正对村后笔架山主峰,穿斗式梁架,青砖青瓦,正立面墙做成三间吞口式,使明间内凹,明间檐口使用外卷棚。侧屋(附院)为后期续建,拥三天井连九间,二进屋使用扁方柱础,两厢阁楼以放杂物为主。巷道门为两层板门,外加一层直棂木栏杆,非常坚固,防御性极强。山墙则由人字山墙和马头墙组成。
下新屋:位于新屋北侧,坐东朝西,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四向以围墙为边界,建筑面积710平方米,开三天井,结构均为青砖青瓦,穿斗式梁架,青砖清水墙,麻石阶梯。屋前有围合式庭院,南侧开槽门,正门上悬挂“旌表节孝”匾。中轴主院为三间两厢形式。
大新屋:位于上新屋北侧,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坐东朝西,由主院、附院、侧院、前坪、花园等组成,共有六个天井,主院旁接附院,前坪还连侧院,形成了严密的围合格局,起着保护主院的作用,四向以围墙为边界,建筑面积1377平方米。外院地坪以三合土铺地,主院的外墙面有造型优美的阁楼式飞檐门罩,外墙墀头用灰塑,题材丰富,入口设木屏门,厢房外装修为五抹头车木直棂格心或隔扇做法,饰纹以精雕的鸟兽、花卉为主。在大新屋的后厅堂墙上还保留了二幅墨笔描绘的人民公社大食堂时期的宣传画。
明远楼:位于大新屋东南,笔架山下,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为宝镜村古建筑群的最高点。平面呈正方形,长、宽4.5米,通高12.8米,共三层,四向以围墙为边界,占地面积20平方米。青砖基础,攒尖顶,正面开四窗,上书“明远楼”。该楼是何氏家族读书人读书明志的地方,也是一座瞭望台。楼四面共27个外宽内窄的抢眼,可用枪炮射杀远距离来犯之敌,使宝镜村古建筑群在防火、防盗、防匪方面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
围姊地:与大新屋紧邻,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坐东朝西,由前坪、主院、后院、左右两个附院组成,共5个天井39间房,总长41.4米、宽34.6米,四向以围墙为边界,建筑面积2227平方米。主院大门上有太极八褂门簪,左、右附院各有天干、地支门簪;主院、附院的外檐口均使用镂空雕花封檐板,较为罕见。门坎石雕刻为双凤对开,外墙上有阁楼式飞檐门罩,挑木下的鳌鱼型雀替雕凿精细。前厅与天井间用六扇镜面板门做隔断。天井设井台,厢房的门窗外装修为木雕草花龙;明间为五抹头格扇做法,放祭祀神龛;侧院做人字山墙,开回纹窗。后院连九间共21间房,二厢有晒楼。
北门楼:位于下新屋北侧,始建于清,是宝镜村古建筑群的主要出入口之一。门楼坐东朝西,四向以围墙为边界,建筑面积21平方米。砖木结构,人字山墙,二层楼阁式建筑,开观察窗和射击孔,两侧接院落围墙。
围墙:晚清时期环绕宝镜村古建筑群而建,长750米,高3米,墙体采用麻石层层堆砌而成。
何氏宗祠:南距围姊地约50米,坐东朝西,是宝镜何氏的宗族家庙。现存主体建筑始建于民国五年,成于民国七年,由前院、门厅、中堂、过亭和后寝组成。宗祠宽12米,进深50米, 四向以围墙为边界,总面积510平方米。后寝为龛记何氏历代先祖祭祀之地,过亭上盖藻井,为尊蟾仰隆拜跪之地;中堂为全族萃子聚于一堂讲三纲五常之道,聊族谊,谨族规之地。中厅全为大抬梁式结构并大量采用了雕凿繁缛的叠梁,晚清的本地做法特征明显。
在宝镜村的村外河边有一座文塔,砖石结构,为宝镜村的八景之一(宝塔酣青),实为何家族人为镇住一方文运不随水东流。
在村东头还有一座忠烈词为纪念跟随抗法名将王德榜的湘军在战场上牺牲的族人而建。
宝镜村古建筑群的走廊地面,全部是用青石条、青石板铺就,显得平整划一、整洁实用。建筑巷道连通所有的房屋,巷道上均有顶盖,能做到晴不曝日、雨不湿鞋,具有防雨防晒功能;巷道道口及房屋的主要通道都有门,门槛及顶部条石均凿有方眼,设木栓,利于锁管,具有良好的防盗、防匪功能;村庄外围还建有围墙,与后山隔离部分的围墙还有防止火势向山上蔓燃的功能,充分体现了宝镜村古建筑群建筑体系的功能齐全性,置身古建筑群简直就是身处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园。
宝镜何家大院古民居建筑设计独特,是一处清代建筑艺术的宝库。体现在雕刻上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从门当到户对,从窗阁到围栏、从门檐至椽梁,都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的追求。宝镜古民居群的雕刻以木雕和石雕为主,而且随处可见。在技巧上有圆雕、浮雕及镂空等多种形式,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寓意深刻含蓄,以体现富贵吉祥为主,入画的形象主要有梅、竹、菊、喜鹊、松鼠、麒麟、龙、凤、鹿、房屋、人物等,有的组画还带有故事性。有的浮雕为镶嵌而成,可以取下来,嵌入物以瓷片为主,上绘红花绿叶等形象。至今村里保存的一座清代木雕彩漆大床,选自上好的樟木精雕而成,其侧旁镂空花窗可支出一个木架,用于挂放主人的衣物,不用时可收回,即为雕花窗阁,既体现了雕刻的艺术性,又体现了雕刻的实用性。
“以农为本,读书唯高”是何氏先祖对后世的孜孜教诲,他们在开地置田、种田储粮的同时,非常“重教育人”。早在18世纪末就建立了四所学堂供子孙就学,建立了规范而先进的教育奖励机制。凡本族子弟不分贫富,只要能读书者,都由公田租谷供读;对考学优秀的实行重奖。在何家大院后院临山处建有一座三层楼的专为何家读书人读书立志的“明远楼”可见何氏家族十分重视教育。据《何氏族谱》记载,宝镜何氏家族在清朝有才子40余名,其中进士10名,贡生4名,大学生6名。这40余才子中有职员13名,其中文官11人、武官2人。
宝镜何家大院的门楼、正屋大门、大厅的上方原挂有题匾13块,如今仅存3副,每块题匾高80厘米,长2米左右,均为当时社会名流所赠。
宝镜何家大院地处环境优美,古树参天,清代贡生刘其璋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宝镜何氏宅院写景》、《拟宝宝镜八景近体凡八章》(见文献资料)把宝镜山水描绘如仙家胜境。即:松林淡月、槐社夕阳、虹桥锁翠、螺蚰浮岗、响泉遗韵、曲水回澜、珠塘漾碧、宝塔酣青。由于宝镜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奇特的自然景观,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墨客慕名前来。清大书法家、四川提督学政何绍基,湖南善后督办唐生智、湖南督学使者江标、学政陆宝忠、道州知府施启宇等都在此留下了墨宝和足迹。1964年,海燕电影制片厂亦到此地拍摄电影《多喜之家》。1994年,潇湘电影制片厂到此地拍摄过《漫长的边界》。
作者:何小艳
一审:莫翠香 二审:陈冰 三审:郭辉
版权所有 江华县数字文化馆 Copyright 2020